為傳承紅色基因,賡續精神血脈,中宣部宣教局、學習出版社聯合組織出版“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巡禮”系列圖書?!栋似邥h會址紀念館》作為該系列圖書之一,以豐富的文物照片和珍貴的歷史資料為依托,生動再現了我黨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、力挽狂瀾,成功拯救中國革命于危難之際的光輝歷程,深刻展現了那段承載著無數崢嶸歲月的歷史,近日由學習出版社出版發行。

《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》全書共計8萬字,分4部分詳細介紹了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的場館建設情況和歷史沿革,場館主要主題內容,場館重要文物背后感人的展陳故事,以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特色活動和所獲獎項。圖書圖文并茂,包含了大量展陳文物的圖片資料,兼具故事性和可讀性,是廣大讀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、傳承紅色基因、弘揚革命文化的優質輔助讀物。
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基地簡介
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9號,依托八七會議舊址而建,是1920年英國人建造的一排俄式公寓,史稱“怡和新房”。1978年8月7日,正式對外開放。1980年5月,鄧小平在北京為紀念館題寫館名“八七會議會址”。

△1978年建館之初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大門(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基地供圖)
2011年,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完成第四次改陳,補充了展陳內容、增加了電子設備,建筑面積擴展到3036平方米,成為武漢市重要的紅色旅游資源、紅色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,各單位開展黨課教育的重要基地。

△2022年修繕后的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(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基地供圖)


加大字體
縮小字體
分享
打印